6月18日,川投能源生態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,銀江水電站魚道正式建成投運,為金沙江魚類的洄游繁衍打通了一條“生命通道”,對守護區域生物多樣性意義重大。
魚道全長約1003米,設有3個進口和1個出口,進口與出口之間最大落差為18米。施工設計方面,通過獨特的隔板、側室板等結構,減緩水流速度,形成一個個“緩流區”,如同為魚兒們設置的“休息驛站”,讓它們在洄游途中得以積蓄力量。為了吸引更多魚類進入魚道洄游,工作人員在3個進口處設置了補水系統,調整水流速度,誘導魚類上溯洄游。此外,魚道還配備了高科技監測設備,可實時掌握魚類的動向,及時調整魚道運行參數,確保魚兒順利通過。
川投能源副總經理,攀水電公司黨總支書記、董事長徐孝剛表示,魚道的正式投運,是銀江水電站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,彰顯了川投能源在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,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。
早在銀江水電站研究論證階段,魚道就已被納入規劃,10余年來,工作人員深入了解銀江水電站所處江段的魚類及其生活習性,確定了每年3至9月,細鱗裂腹魚、長薄鰍、圓口銅魚等22種主要過魚對象。除了建設魚道,攀水電公司還連續多年在金沙江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,已累計放流魚苗46.8萬尾,為金沙江的生態修復注入活力。
川投能源攀水電公司將以魚道的建成投運為新起點,當好魚道的“貼心管家”,做好生態保護的“先鋒戰士”,成為生態理念的“傳播使者”,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。